探路新质生产力·智慧工匠/领军先锋风采

科技 2024-06-28 13:14 阅读:2

探路新质生产力·智慧工匠/领军先锋风采 第1张

探路新质生产力·智慧工匠/领军先锋风采 第2张

"老孙来也!"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句经典口头禅,而在上海,它有了新的化身——动动手指,一个"数字员工"即刻"来也"。这正是上海来也伯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名字的由来,董事长兼CEO汪冠春说,取名的初衷就是希望公司全球首创的数字化劳动力平台能够像"老孙来也"一样,快速便捷、一招即来,帮用户搞定各种琐事和问题。

从求学到创业,深耕人工智能技术十余年的汪冠春一直以利用AI让工作、生活变得更美好为使命,在他看来,AI下一发展阶段将走出科研院所的实验室,走向"全面化",让不具备编程能力和AI技术背景的普通人也能自如运用AI工具,更好释放自身潜力。

全流程无需普通员工参与

什么是"数字员工"?它与常见的公司数字化平台有何区别?汪冠春以一个例子作了说明:在来也科技内部有一项规定,要求所有员工加入办公软件的企业组织后都要使用自己的真实照片作为头像。"这件事如果由我们的人力专员一一检查并私信提醒的话,会有不小的工作量,也很麻烦。"他进一步解释道,此时,我们就配置了一位数字人力员工,它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一一检查员工是否完成照片上传,对未及时上传的员工会发出提醒通知,并同步给出上传照片规格要求等指导说明,"整个流程都不需要普通员工参与,数字员工自己就能搞定。"

与现有的大多数数字化工作流程软件不同,"数字员工"实现全流程智能自动化。"因为它们跟人一样,也是一个个有‘眼’、有‘手’、有‘嘴’,甚至于有‘脑’的员工。"汪冠春说。

那么,"数字员工"又是怎样实现这些功能的呢?首先,通过搭载图像识别技术,"数字员工"就有了"眼睛",可以读懂文档、识别图片;自动化流程设计让其具有"双手",可以自动发送讯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便有了"嘴巴",能与内部员工、外部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实现交互对话;近两年有了大语言模型后,"数字员工"更是长出"大脑",可以基于数据和知识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主动思考,辅助或完成智能决策。这样的"数字员工"便能自如应对复杂多样的工作场景。

据介绍,自2015年推出至今,来也科技这款数字化劳动力平台已积累近6000万名用户,超2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使用。

实现巨大经济社会价值在于技术"平民化"

自求学阶段起,汪冠春便开始了电子信息工程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毕业后又先后创立几家与AI相关的技术公司。

记者了解到,来也科技成立于2015年,推出的第一款C端陪伴式机器人"小来",已通过微信服务近千万个人用户。2017年,公司面向企业客户推出B端产品——智能对话机器人平台"吾来";2019年,来也科技与奥森科技合并,携手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UiBot",进军RPA+AI市场。

多年的求学和创业经验也让汪冠春意识到,AI技术的确会为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然而,从中受益的不应该仅仅是巨头企业,广大传统行业、中小型企业、普通市民都可以依靠这项技术获得助益"。

汪冠春告诉记者,事实上,"来也"的英文名字也与中文名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Laiye"是由汉字拼音转化而来的英文字母,其中正巧含有"AI"这两个字母,被高亮标注出来。这其中也蕴藏了一个汪冠春的愿望:想象一下这样的未来场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智能助手,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智能助手就可以理解和服务于人的需求,"这便是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普及的情形。"

人物小传

汪冠春,上海来也伯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2011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专业领域为机器学习。2011年创办"今晚看啥",被百度收购后出任百度智能交互应用团队负责人,参与百度语音助手和小度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研发,赢得中国公司首个戛纳金狮奖。2015年再度创业,创办来也科技。获评2023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军先锋"。

作者:张天驰

文:张天驰 图: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唐玮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